普洱茶是几大茶类中知识体系相对比较复杂的,但复杂之中有较大的人为成分,是人复杂了,使得原本简单的事实变得复杂。那么,让我们尽量来还原那些被人为复杂化的事实吧。
首先最容易被搞混的是“乔木灌木说”。普洱茶并无“灌木”一说,按国标的界定,普洱茶是云南产的大叶种晒青茶,而大叶种指的就是乔木型树种。无论栽培和野生,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均为高大乔木,又分为小乔木、大乔木。人工栽培茶树为了方便采摘和管理,将其树型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理,进行人工矮化处理,所以并无“灌木茶”之说。那些将“台地茶”说成是“灌木茶”的或特别标榜“乔木茶”的,其实是有意无意混淆概念,一种说的是茶树树种、一种则说的是栽培管理方式,本来是风马牛的关系,却被说成非此即彼,无非是想抑它扬己,目的不言自明。
第二个容易复杂化的是业界经常说但总没说够的“纯料说”。有茶客经常会问是不是“纯料”,这是一个很令人纠结的问题,说是吧,你能保证是同一山头还是同一茶区还是同一棵茶树?即使是同一棵茶树,你又能保证是不是同一个季节同一时段采摘的?无从回答,原因是大家对“纯料”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没有标准就没有界定,没有界定就等于你说的和我说的不是同一回事!说到底,纯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,是相对“拼配”而言。如果不是某一山头的特殊嗜好或者出于研究的目的,作为普通茶友,在拼配也能出好茶的前提下,纯料又有多大的意义呢?退一步说,即使茶客拿到手那一把叶子是所谓的“纯料”,在经过了多个环节之后,谁又能保证喝到的就一定是“纯料茶”呢?说到底,纯料有纯料的好,拼配有拼配之美。纯料是自然天成,拼配是妙手之作。
第三,不得不提到“干仓湿仓之争”。这是南方的茶友最容易“受伤”的话题。这些年来,随着普洱茶在全国的普及或者准确说是“北上”,有一种说法也随之广泛开来:北方仓储是干仓,南方仓储是湿仓。这种说法源于早期的“香港仓”,于是许多人认为南方特别是粤港地区的仓储因为温湿度相对高,因而就与“湿仓”划上等号。先不说适当的高温、高湿(湿度60-75%,温度20—33摄氏度以内)对普洱茶陈化最为有利,首先需要明确的是“湿仓”是为达到快速陈化或作假而人为“做仓”,阴暗、闷热、潮湿,正常人也难以长待,而不是普遍认为的“湿仓”就是“湿的仓”的字面理解。普洱茶的正常仓储其实非常简单,只要人能够长期生活的地方普洱茶也能正常存放、正常陈化,如此而已。